当前位置: 首页 资讯活动 强迫自己坚强,其实是一种脆弱

强迫自己坚强,其实是一种脆弱

2024-09-29

有人说,成年人的崩溃,往往都是无声的。

表面上云淡风轻,内心早已溃不成军。

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:要坚强,不要给别人添麻烦。

所以我们习惯隐忍,习惯默默拼搏,小心翼翼隐藏自己的脆弱、封闭需求,只把美好的、强大的部分展示给别人。

直到失去心理弹性,变得坚硬而又麻木,才发现:

强迫自己必须强大,其实是另一种脆弱。


在强烈追求独立的社会中,我们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扛,绝不麻烦别人,总是展现自己坚强能干的一面。

在职场,即便干不来的工作也要硬着头皮上;

面对伴侣,明明需要对方关心但就是说不出口;

面对孩子, 一味地付出却又总是挑剔、指责,各种不满意;

日常生活中,希望有人帮忙又害怕遭到拒绝;

我们不断追求人际关系中的可控性,害怕暴露自己脆弱的、不好的一面,以避免受到伤害,但实际上——

敢于袒露脆弱本身,才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标志。


曾有位新朋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,因为她特别要强,或者说过于坚强。


有一次,她得了阑尾炎做个小手术,我们几个同事轮流照顾她,闲聊时问她有没有和家里人说,她说自己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,这种“小事儿”肯定不会和父母说的。


当时的我,觉得无法理解她说的话。

后来我们慢慢熟悉了,她才讲起父母重男轻女,从小就不太关心自己,和他们说了,换来的很可能是一顿埋怨或牢骚,要么说她不知道注意身体,要么说她小题大做,总之,就是很少得到关心和安慰。


听完她说的话,我才明白她坚强背后的不得已。过于坚强的人,是因为没有被好好宠爱过。


就像我这位朋友,她明白自己不能向他人暴露脆弱,因为这不仅得不到关爱,还很可能遭遇打击。


这样的想法源于父母有条件的爱。


也就是说,她没有享受过无论自己怎样,父母都爱自己的感觉,她没有被真正宠爱过。

总是强迫自己坚强,但这其实是一种脆弱。
这种脆弱是:我只能通过交换得到别人的帮助,没有人会愿意发自内心地帮我。所以我在我的世界里是孤单的,只有我一个人。
脆弱对他们来说,是不被允许的,因为那是没用的。
如我这位朋友,她的坚强、好胜背后,就隐藏着“没人愿意发自内心地帮我”,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,何况他人呢。
同时,过于坚强的人,他们内心还有一个逻辑,即我一旦脆弱了,就意味着我比你低了,你就可以欺负我了,或者你就不喜欢我了、抛弃我了……
表面看起来“坚强”的人,害怕他人看到自己的脆弱,遭遇困境时即使渴望温暖与帮助,往往也会竭力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渴望。
一个无法展示脆弱的人,本质上是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。

卡尔·罗杰斯曾说:


一个人只有当他能够自由地、完全开放地表达他真实的自我时,才能进行真正的自我改变。


真正的自爱,不是简单的自尊或自傲,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接纳和自我关怀


其中也包括对脆弱的接纳与关怀。


当我们遭遇不顺,无助脆弱时,依然坚定地站在自己身边。


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、自己的局限性,自己的痛苦与悲伤。


当我们能够真正接纳自己时,就能够更加自由地袒露脆弱,展现真实自我,活出生命应有的色彩。

《心想事成--系统重塑实修营》


如果您也面临这样的问题:

  • 无法袒露脆弱不敢表达真实自我

  • 担心被评判在意他人眼光

  • 内心力量不足始终不自信

  • 不爱自己总是陷入内耗

  • 饱受低自尊困扰不敢主动

  • 期待开展深度关系并得到滋养

欢迎加入慧敏教授《心想事成--系统重塑实修营》,带大家认识自己的内在世界,接纳真实自我,在爱中开启成长与蜕变。

洞悉心灵,提升自我

重建关系,和睦家庭


训练营亮点

1、专家全天实时亲授,带你建立稳定内核;

带大家从认知到行动,发现自爱与成长路上的卡点,科学系统地疗愈自我,打造稳定内核。


2、沉浸式体验,带大家深度剖析真实自我,深入感受自我接纳。

你将深入了解自我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及影响因素,让改变有方向。实修营中,慧敏教授带你直面生命,体察、照见与转念,沉浸式的探索,使学习与疗愈同步,解决当下现实中健康/婚姻/父母/子女/事业/财富等各种卡点、痛苦和创伤。


A

时间

10月2日、3日(周三、四)

9:00--12:00,13:30--16:30

B

费用

链接我,幸福您!

国庆优惠,报名从速,带您进入神奇的生命之旅!

99元/天,两天共198元/人。

C

地址

青岛市北区太清路30号成龙智慧园A座301

电话18053241817

导师介绍


 慧敏教授

  • 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专家

  • 山东教育电视台特邀嘉宾

  • 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特聘心理专家

  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
  • 国证首批系统排列导师

  • 中医特色调理师

  • 心灵按摩研发人,百子剧社发起人,心灵剧场倡导者

  • 专攻心智医学,擅长艺术疗愈、远程咨询。

  • 从业三十余年,咨询个案逾万例。

咨询理念以真情呼唤真情,以心灵滋养心灵。